2024-05-27 18:38
11月16日,第五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在珠海横琴国际马戏城开幕,图为开幕式盛况。
11月12日,全国首辆马戏巡游巴士开进珠海市区,在珠海大剧院、珠海免税商场、华发商都等人气城市地标进行了三场“马戏快闪”。
11月11日下午,本届马戏节首场文化惠民演出在珠海体育中心举行,上千市民到场欣赏。
在全球马戏艺术届,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横琴国际马戏城(下简称“珠海长隆国际马戏城”)是一个特殊的坐标。每年在这里举办的中国国际马戏节,堪称马戏杂技界的“奥斯卡”盛典,将世界顶尖的马戏团队、杂耍艺人汇集于此,已成为珠海乃至中国蜚声海内外的重要文化名片。
11月16日至23日,珠海长隆国际马戏城再次迎来它的“高光时刻”,第五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将带来世界五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精彩节目展演,为珠海市民游客献上丰富的马戏盛宴。
珠海与马戏节结缘已有六年(前两届间隔两年),这一“国字号”品牌活动在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文化繁荣、促进城市提质升级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前四届共吸引了43个国家的顶尖马戏表演团队共109个精彩节目参加演出,累计观看演出人数超30万人。
今年的马戏节将以“马戏盛会,欢乐珠海”为主题,继续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艺术惠民”的办节思路,以全球一流的标准,打造国际杂技界最权威的马戏杂技艺术盛会、竞技场和创新平台,树立国际品牌,使之成为广大市民、游客分享艺术成果的平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马戏节是“高大上”的顶尖马戏艺术家技艺较量,也是“接地气”的全民艺术狂欢。马戏杂技艺术源于民间,要想让这朵艺术之花长盛不衰,除了在艺术手段上不断创新之外,最终还得回到民间,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自诞生之时,中国国际马戏节就把艺术惠民放在重要位置。前四届马戏节,主办方共举办了约20场文化惠民演出,不仅主动深入到珠海的体育中心、各高校中小学、民兵训练基地、西部城区等等,还把文化惠民演出带到了澳门,并专门邀请了残疾人、学生、老年人等各个不同群体观看,实现了对澳门市民的惠民全覆盖。
今年的马戏惠民举措再升级,四场惠民演出中,除了新增一场创意“马戏快闪”,在珠海的三个人气地标带来惊喜表演,还首度走进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在提升公益性的同时,也真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互惠共享。
11月11日下午,上千幸运市民聚集在珠海体育中心剧场,率先欣赏到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个顶尖马戏节目。
下午2点半,第五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首场文化惠民演出以一段热情似火的阿根廷舞蹈拉开序幕。柔态万千的非洲女子柔术、技艺精湛的空竹转动、惊险刺激的柔术射箭、令人称奇的魔术表演、探索生命之义的男子倒立造型等节目轮番上演,每个表演都精彩绝伦。与此同时,马戏节目中场还穿插着热辣的街头舞蹈,以及让人捧腹大笑的小丑表演,台上高潮迭起,台下掌声不断。
趁着周末,不少家庭都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来观看演出。“我们一大家子七口人都来了。”市民杨女士说,她最喜欢变活人的魔术表演,以前在“春晚”上才能看到的魔术就在眼前,她一直盯着魔术师的箱子,试图找到魔术的秘密。此外,芬兰和瑞典演员带来的“小跳板”节目也让她印象格外深刻。“把这么高难度的跳板技艺诠释得特别唯美浪漫,还有点小幽默。”杨女士说,自己的小女儿也被“圈粉”,说以后也要当杂技演员。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新疆班的阿西木则是第二次来观看马戏惠民演出了,今年对他来说尤为难忘。在上千人的观众里,他和另一位同学被乌克兰小丑演员随机邀请上台互动。“刚刚有帮我拍照录像吗?我想发给家人!”一下台,阿西木激动得脸颊发烫,忙问老师要照片。虽然在台上紧张得发抖,但好在从小能歌善舞,在他的配合下,这个节目收获了全场最多的欢笑和喝彩。
这已是阿西木和他的北师大附中新疆班的学生连续两届观看惠民演出。“今年我们一共有180位学生观看演出。”该校新疆部主任赵强告诉记者,“这些新疆班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能观看这种国际性文化活动,这场演出使孩子们大开眼界,让他们增长见闻。”
11月12日,第五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第二场惠民演出首次启用全国首辆马戏巡游巴士开进珠海市区,在日月贝、珠海免税商场、华发商都等人气城市地标进行了三场“马戏快闪”,珠海全城市民共同参与了这场世界的马戏流动盛宴。
“快来!这里有马戏表演!”发现“马戏快闪”的市民们十分惊喜,纷纷告知身边朋友这一惠民福利,每场将近半小时的马戏表演让整座城市都欢腾起来。
“马戏快闪”现场,主持人用饶舌的方式介绍演员出场,观众欢呼四起。表演从匈牙利街舞开始,观众瞬间进入了欢乐气氛;紧接着是参演本届马戏节重头节目之一的非洲金钻-女子柔术造型表演,埃塞俄比亚少女们的柔态万千,让观众叹为观止;三位乌克兰小丑的出场,令现场笑声不断,特别是与观众们的交流互动,让人捧腹大笑;此外,既浪漫又热情的阿根廷鼓舞、俄罗斯尼罗河之舞和集体手技等马戏演出都十分引人入胜。
“我离马戏演员不到两米!”市民曾小姐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看马戏,所有的精湛细节都看在眼里,“那些非洲女孩的身体真的很柔软,感觉都突破了身体极限。集体手技的表演演员没有保护措施还站得那么高,真的好精彩!”
“我们马戏巴士巡游到珠海最繁华的商场、地标、剧院等地方,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隆集团助理总裁兼演艺总经理李西宁说,三辆12米长的马戏巡游巴士横跨珠海市区十分引人注目。车身上印着参加本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的优秀表演节目,每个节目的精彩经典造型让人倍感期待。
11月的维多利亚港秋风习习,尖沙咀是游客们的打卡胜地,这里不仅将维港风景尽收眼底,还坐落着极具活力的香港文化中心。
13日下午,一场跨越港珠澳大桥的精彩马戏表演在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举行,他们是来自第五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的马戏精英们,继往年的珠海、澳门惠民后,马戏节团队今年首度走进香港,真正实现湾区文化的“全民共享”。
当日节目包括手技、魔术及小丑等,兼具创意与多元化,结合西乐及喜剧表演。其中,菲律宾的演出“指挥家—佛洛德”受到观众喜爱,动作滑稽的演员邀请三位观众上台,让他们分别以夸张搞笑的动作敲锣、击鼓等,与身后乐队一同演奏,引来台下阵阵笑声及掌声。
另一个菲律宾艺术团队演出“狂欢乐队”,结合萨克斯风的婉转、小号与长号的悠扬,在节奏鲜明的鼓声里凸显出铜管乐队和电声乐的融合。
来自台湾的赵志翰表演了中国传统杂技项目“空竹”,其使空竹转动速度极快,还在传统元素中增加现代舞蹈元素,令其动作更具观赏性。据悉,该节目曾在法国“明日与未来”马戏节中摘得桂冠。
香港康文署负责组织这次马戏文化惠民演出,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官网发布有马戏惠民演出的消息后,不到半天1000多张门票就全部送出,市民反应热烈,尤其受到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欢迎。工作人员笑言,上午忙着送票,下午忙着给没拿到票的学校负责人致歉。他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香港专场演出,让更多香港市民受惠。现场,不少市民表示,马戏节目非常精彩,现在大桥通车,去珠海看马戏也方便多了,顺便可以走一走港珠澳大桥。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一桥之隔的马戏节主场对香港居民来说也非常有吸引力,从香港经港珠澳大桥直达长隆海洋王国的专线巴士生意火爆。作为承办方的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也备好了“马戏大餐”,马戏节期间,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同步放送“马戏嘉年华”系列主题活动。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乘坐中港通专线巴士,即可直达珠海横琴长隆,来场说走就走的欢乐马戏之旅。
一会儿是顽皮的噪声“打岔”,一会儿是意想不到的恶作剧,三位乌克兰小丑一上场,全场的孩子就笑得前俯后仰,就连候场的演员都被这场面逗乐了。
11月19日,澳门综艺馆四千人的环形剧场座无虚席,中国国际马戏节从第二届开始,连续第四年将惠民演出送到澳门,来自中国台湾的“空竹”、俄罗斯的“集体手技”、古巴的“抖杠”、埃塞俄比亚的“女子柔术”、意大利的魔术、乌克兰的“白哥特兄弟对手技巧”等今年马戏节参演优秀节目来到澳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精彩表演,全场掌声和笑声不断。
这次惠民演出的主题是“珠澳一家亲”,澳门的王先生16日晚带着孩子看完开幕式后,又帮在澳门不方便出行的父母报名参加了19日的惠民演出。对于想看马戏节却来不了横琴的澳门市民,惠民演出的便利一直深受欢迎。
“他们今天特别开心,笑得完全停不下来!”澳门鲍思高粤华小学中文部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次来的都是他们四年级的学生。据了解,为了有机会让澳门市民观看这次惠民演出,中国国际马戏节组委会、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广东长隆集团等主承办单位事先在各自官网上发布了信息,这次全场有一半都是穿着校服的澳门中小学生。
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张腾是第二次来到澳门现场主持惠民演出,“澳门的观众格外热情,所以现场特别能感受到马戏给人带来的快乐。”张腾说。澳门综艺馆是举办群众性演出的公益性艺术场馆,虽然设施不如马戏城剧院豪华,但他觉得现场观众的反应非常真实,自己也感觉受益匪浅。
记者注意到,现场除了中小学生,还有不少是从社区街坊会报名参加的老年人,舞台最前方还设置了残疾人观演专区,并安排有社工专门陪护。“对于这部分市民来说,可能真的很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么多顶尖艺术表演。”张腾也希望,以后这样的机会可以越来越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